2025年4月10日,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朋友——来自友好学校国际联盟的中英学生大使。这些在英国哈德良长城脚下长大的孩子们,在河北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安排下,远跨重洋,来到中国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墙对话”。
01 聚精会神“观”长城
中英学生大使团在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开启了一段沉浸式“中国长城文化”之旅。
2700年前的古老楚城墙、“古代的橡皮擦”环首铜削、作为中国丝绸“推广大使”的凯撒大帝、与东汉亭障同时期修筑的哈德良长城、中国古代的“money box”陶扑满、1986年登上八达岭长城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欧洲引进的红夷大炮……英国师生通过讲解员用对比法、故事讲解、以熟喻生等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不但了解了中国长城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亦发现中国长城与英国、欧洲甚至世界发展历程相关的历史印记。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从封建社会到近代化的转变,而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也经历了希腊城邦的兴衰、罗马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的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见证。
02 手眼并用“玩”装置
明长城防御体系“霍格沃茨墙”、“长城名关知多少”AR互动设备、“长城砖烧制”流程互动游戏、“金山岭长城”沙盘模型……博物馆展厅中种类繁多的沙盘模型、互动装置和复原艺术场景激发了英国师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亲身体验,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了对长城科学营建、先进管理方式和文明交融互通等方面的深入了解,领略了中国长城的精神内涵和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03 异彩纷呈“画”漆扇
参观结束后,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在最具代表性的“长城之窗”下,为英国师生精心安排了一场“DIY中国漆扇”的社教活动。通过体验漆艺的创新表现形式——漆扇画,深度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漆制造工艺的魅力,并以“开盲盒”的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漆扇作品。(单人漆扇展示图片可用左右滑动方式查看)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站在八达岭长城之巅,远眺群山,感慨道:“我到过许多地方,中国的长城是最美丽的。”这一评价不仅体现了她对长城壮丽景色的赞叹,也象征着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化。如今,在角山长城脚下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中英双墙对话依然继续,两国长城在40年后再一次交互碰撞,向新生代诉说着岁月沉淀后的历史文化印记。
未来,我馆将深入持久地加强以长城文化为核心的国际交流对话,互鉴合作,和衷共济,让中国长城和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焕发出永久的魅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