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我市举办“强化市场监管 优化消费环境 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共同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政府机构之一,始终秉持消费者合法权益至上理念,严守市场安全底线,深化消费维权建设,为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保驾护航。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取得新成效。
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聚焦大型商超、集贸市场等消费较为集中的场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行动,以重点区域示范,引领行业发展。引导推动经营主体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场景,切实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强化消费维权服务站功能建设,对消费维权服务站进行优化、规范、完善,让消费者维权更简单、更便捷,优化后全市现有消费维权服务站82家。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全方位、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深入开展消费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适时发布消费提示21期。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了消费者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营造依法维权的社会氛围。
投诉举报处置质效进一步提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联合市司法局、市数政局等七部门出台《关于依法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暂行规定》,有效区分真打假、职业索赔和敲诈勒索,公正处理案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12315效能评估,提升投诉举报工作规范化水平。为提升旅游旺季热线服务质量,及时妥善处理涉旅投诉举报,开通涉旅投诉举报“绿色通道”,实现了“即诉即办”。2024年12315热线接通率达99.24%,投诉初查率、办结率、举报核查率均为100%。去年全年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78846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56.25万元。
市场秩序进一步净化。开展“浪淘沙·北戴河”专项执法行动,严打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集贸市场、商超843家。为从源头遏制“缺斤短两”等计量违法行为,在摸清全市31家电子计价秤销售门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检查40次。聚焦民生领域虚假宣传、生产销售仿冒混淆商品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全市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10起。开展价格“守护”行动、居民水电气价格监督检查、医药领域价格监督检查等行动,强化节假日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督检查。全年价格领域共立案37起,有力打击了价格领域违法行为。
市场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全市4487名党政干部包保4823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覆盖率、季度督导率等均达100%。全年开展食品抽检16323批次,合格率98.37%。统筹开展肉制品、特供酒、粉条、农村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食品安全监管成效进一步凸显。加强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开展“三小”业态治理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各级各类食堂、供餐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持续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专项检查,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药品回流。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三进”活动,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热线24小时畅通。
企业诚信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注重正面引导规范,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经营理念,一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篇大文章。积极回应经营主体关切,大力开展“规范明码标价 制止价格欺诈宣传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服务企业行”“知识产权政校企服对接”“专利转化燕赵行”等活动。全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工作,全市“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总量达523户。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失信前风险警示提醒、失信后强化监管帮扶、纠错后指导信用修复三方面入手,点对点精准服务,全流程助企塑信,去年全年,为经营主体进行信用修复110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