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连续三年参加秦皇岛马拉松了,这座奥运之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风景很美,体育设施很完善,人们也很热情。”来自唐山的马拉松爱好者于健说。
作为一个成功协办过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地市级城市,秦皇岛的奥运精神永不落幕。
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亚运会,我市是北京亚运会唯一外场地。亚运会结束后,中国帆船运动以我市为起点,逐渐生根发芽。我市成功协办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后,2008年又成功协办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并凭借独特的滨海资源与完善的体育设施,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秦皇岛优美的风光给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宾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皇岛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协办过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地市级城市,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赛事遗产,这是秦皇岛城市的骄傲,也是秦皇岛人民的骄傲。”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宝彬自豪地说,奥运会结束后,我市不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深度挖掘奥运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更好地释放奥运遗产长远和持久的效益。
一流的体育场馆,先进的体育设施,完备的保障体系,高效的志愿服务……给秦皇岛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奥运财富”。
奥运遗产的核心载体是场馆设施。秦皇岛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中心)作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主场馆,其赛后利用体现了功能转型与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结束后,我市对奥体中心进行适应性改造,将其定位为“全民健身综合体”。场馆增设篮球、羽毛球、游泳、滑冰等大众运动场地,并免费或低价向市民开放。据统计,奥体中心年均接待健身群众超60万人次,成为本地居民日常锻炼的核心场所。
“每周我都会带孩子来游泳馆游泳,一年多下来,孩子的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好。”市民时娜说,这个室内游泳场馆设施很完备,让她和孩子都喜欢上了这里。
依托奥运级场馆资源,我市持续承办高水平赛事。奥体中心多次作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队主场,并举办全国田径锦标赛、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式台球大师赛、体育舞蹈锦标赛等赛事。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还带动了体育培训、装备销售等产业链发展。同时,奥体中心积极拓展商业运营,引入餐饮、零售等业态,随着摩天轮的即将建成,奥体中心与茂业商圈、秦皇小巷共同形成了奥体中心商圈,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活力。市民在此不仅能享受运动乐趣,还能体验购物、娱乐等多重服务,奥体中心已成为城市新地标。
亚运会和奥运会的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秦皇岛优美的城市环境,激发了全市广大群众迎接奥运、承办奥运、办好奥运的极大热情,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在山海间扎根、开花、结果,为秦皇岛建设体育强市、打造体育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